通信原理实验室作为通信工程与技术学院的核心实践基地,致力于提升学生在通信原理及数字信号处理领域的专业素养与工程实践能力。本实验室依托先进硬件平台及完善教学体系,为学生构建了贯通理论实践、覆盖基础至高阶的综合性学习环境。
通信原理实验室系专为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及相关专业学生构建的实践教学场所,旨在借助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项目,助力学生深入掌握通信系统基本原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及其在通信系统中的实际应用。

核心硬件平台
(一)THEXZ-2B型实验箱:
处理器核心:采用高性能FPGA或专用通信处理芯片,支持多种通信协议与信号处理算法。
扩展功能模块:集成数字信号发生模块、PAM双路抽样脉冲发生模块、PCM编译码模块、CVSD增量调制编码/译码模块、AMI/HDB 3编译码模块、锁相环频率合成模块、FSK/PSK数字调制解调模块等,满足通信原理实验的多样化需求。
特色功能:配备双踪示波器,支持实时波形观测与分析;内置多种信号源与频率计,便于实验参数的精确设置与测量。
(二)辅助设备:
信号源:提供高频与低频信号源,支持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多种波形输出,频率范围广泛,满足不同实验需求。
等精度频率计:用于精确测量信号频率,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开发与教学环境
(一)硬件平台:THEXZ-2B型实验箱——采用高性能FPGA或专用通信处理芯片,支持多种通信协议与信号处理算法。
(二)实验支撑:配套完整的实验指导手册、例程库及硬件调试工具。
实验教学体系
实验室构建了从基础到高阶的完整实验教学体系,涵盖以下核心实验内容:
1.数字信号发生实验:学习多种时钟信号的产生方法,了解PCM编码中的收、发 帧同步信号产生过程,掌握伪随机码的编码方法与性质。
2. PAM双路抽样脉冲发生实验:掌握用译码器产生两路PAM抽样脉冲的方法,理解抽样定理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3.抽样定理与脉冲调幅实验:验证抽样定理,观察PAM信号形成过程,了解时分多路复用基本原理。
4. PAM模拟传输线实验:学习多路脉冲调幅系统中的路际串话概念,观察模拟传输线中抽样脉冲的畸变。
5. PAM脉冲幅度解调实验:学习PAM脉冲幅度解调的原理与方法,进一步验证抽样定理,了解时分多路 系统中的路际串话现象。
6. PCM编译码实验:学习PCM编码原理,了解常用PCM编译码芯片,掌握PCM编译码器的自环测试方法。
7. CVSD增量调制编码/译码实验:掌握增量调制编码的基本原理,了解不同速率编码及低速率编码时的输出波形,熟悉增量调制编译码系统电路工作过程的检查与测试方法。
8. FSK/PSK数字调制解调实验:学习FSK/PSK数字调制解调的工作原理及电路组成,掌握利用模拟开关与锁相环实现FSK/PSK调制解调的方法。
9.数字同步技术实验:掌握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过程,熟悉位定时产生与提取位同步信号的方法,学会观察眼图及其分析方法。
10.通信系统综合实验:模拟一个简易数字通信系统,熟悉数字通信系统各级信号的波形,理解信号在信道传输过程中的变换原理与方法,了解数字通信系统性能的测试方法。

教学特色
1.分层递进式教学:从基础实验到高阶综合实验,逐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跨学科融合:将通信原理与数字信号处理、控制理论、图像处理等课程知识相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工程实战导向: 通过模拟实际通信系统,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通信原理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工程应用。
培养目标
通过本实验室的系统化训练,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掌握通信系统实验平台的操作与调试方法;具备独立设计、实现与调试通信系统的能力;形成从理论到实践、从基础到高阶的全栈技术闭环。
适用专业
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
通信原理实验室以其先进的硬件平台、完善的教学体系与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优质的学习与实践环境,助力学生成长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通信领域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