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青年群体中常态化、长效化传播。泰山科技学院通信工程学院积极响应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和团市委的号召,于3月7日在敢当书院精心组织开展“泰麓青音”大学生宣讲团初赛选拔活动。比赛现场,八名怀揣着热情与梦想的选手依次登台,围绕着多个维度,展开了一场触动人心的思想碰撞。

一场独特的脱口秀形式的宣讲由李嘉榕同学带来,她以泰山脚下读书人的视角,讲述着泰山环保趣事。从被保洁阿姨追着念《金刚经》、悬崖喇叭警告乱扔垃圾,到扫功德码“赛博赎罪”,因唐槐故事而收手。还分享了挑山工师傅的“哲学”和“泰山连坐袋”治乱扔的新招。最后呼吁大家重视泰山环保,下山带走垃圾,守护泰山的浪漫。

投身于志愿服务,于家珩同学带来了丰富且动人的经历。从泰安马拉松补给点为选手递水、搀扶,到走进社区为小学生讲解校园欺凌知识,再到T60徒步大赛中负责指路与补给工作。于家珩在这些经历里,深切体会到志愿者的使命以及志愿工作蕴含的精神力量,深刻感悟“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坚定了未来继续投身志愿服务的决心,并呼吁大家一起汇聚志愿微光。

从泰山千年历史文化的独特视角出发,谭依晗同学展开了一段特别的讲述。她谈及自身艺考落榜后的经历,在大学通过主持演讲弥补遗憾,还分享了夜爬泰山时领悟到的人生困境与坚持的意义。受泰山挑山工精神的影响,谭依晗同学成为了一名志愿者,她呼吁新时代青年传承泰山精神,勇敢在时代浪潮中迎接挑战。

一条学术逐梦之路由厉昱辰同学分享。初入大学时他很迷茫,一次参观科技企业活动让他明确方向。大一参加电子设计竞赛获奖,暑期担任技术博主,去年突破软著专利算法瓶颈。如今他已获多项荣誉,仍筹备竞赛,他认为学术之路虽苦,但助人值得,鼓励大家一起逐梦。

“以通信之力,用青春之我,夯华夏盛基,于时代浪潮下感怀思想伟力”这是张俊轩同学带来的主题,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意义。该思想是系统科学理论体系,为认识、改造世界提供有力武器。张同学表示可借专业技术传播新思想,如制作多媒体作品、用大数据精准推送。最后呼吁青年在思想指引下,发挥专业优势,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尹张梦泽同学带领大家认识泰山挑山工,通过视频、数据展现其工作日常,介绍独臂挑山工梁京申的经历,回应机器是否会取代挑山工的疑问。指出挑山工精神内核:信念坚定、勇挑重担、脚踏实地、团结协作,呼吁新时代青年学习挑山工精神,在时代浪潮中践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走出新青年的时代篇章。

沂蒙大地,青春在红色传承中闪光。张延旭同学提到了沂蒙红嫂的代表人物明德英,她的故事体现了抗战时期沂蒙妇女的坚韧与牺牲精神,沂蒙红嫂的精神,不只是一段历史的记忆,更是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的生动体现,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传承。在新时代,我们要从她们身上汲取力量,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将这份伟大精神融入生活与学习。

在探讨城乡融合发展这一关键议题时,马炳旭同学贡献了极具价值的思路。他认为应以城乡融合发展为核心,关注逆城镇化趋势,保护小农户主体地位,凭借县域经济带动共同富裕,同时积极振兴乡土文化,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此外,马炳旭同学着重强调,政策支持与资本引导不可或缺,通过二者推动城乡资源互补、生态资源资本化,进而实现共同富裕与民族复兴,缩小城乡差距,激发乡村活力。

每位选手的演讲都独具特色,充分展现了扎实的表达能力与深刻的思想内涵。他们或是激情澎湃,或是娓娓道来,用真挚的情感和精彩的论述,赢得了现场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比赛结束后,学院副院长李海川老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她首先对选手们的表现给予充分肯定,鼓励大家继续保持对知识的探索和对表达的热情。强调宣讲团不仅是个人展示的平台,更是学院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窗口,希望入选的同学能肩负起责任,以更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素养,传播学院精神,讲好校园故事。此次宣讲团初赛选拔,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更激发了大家对成长、责任和梦想的深入思考,激励着同学们勇敢展示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抒发青春的活力与风采。